当前位置:老域名对seo有利吗健身战地3 xp湖北自贸区挂牌 三大片区这样发展ドm自缚痴女
战地3 xp湖北自贸区挂牌 三大片区这样发展ドm自缚痴女
2022-10-29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王振栋 陈勇 摄

湖北日报网消息(记者 赵莎莎)4月1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湖北自贸区三大片区如何定位?武汉片区如何发展?襄阳片区、宜昌片区有怎样的产业优势?

在4月1日的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武汉、襄阳、宜昌的相关领导分别进行了内容发布。

武汉市委常委、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介绍情况。记者 王振栋 陈勇 摄

武汉片区打造“三区一高地一谷一中心”

“武汉片区面积70平方公里,位于东湖高新区,也是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是湖北自贸区面积最大的板块和最成熟的区域,涵盖了东湖综保区、光谷生物城、未来科技城、光谷中心城、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光谷现代服务业园、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七个园区。”武汉市委常委、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介绍说。

武汉片区的发展目标是,经过3至5年的改革探索,对接国际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将武汉片区建设成为创新和开放驱动发展先行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打造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全球资源与人才融通汇聚的“天下谷”。

武汉片区作为湖北自贸区的核心片区,在自贸区建设上将从哪些方面着手?

胡立山表示,武汉片区建设将坚持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贸区“双自联动”,创新、开放双轮驱动发展的战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根本要求,深入推进行政服务特区、创新创业特区、科技金融特区、对外开放特区建设,提升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水平,构建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对武汉片区建设来说,重点就是要坚持“双自联动”“双轮驱动”的战略探索新路,扬长补短加快发展。扬长是对过去在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及学习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进行的政务服务、创新创业和科技金融等方面探索取得的成效要坚持,并进一步深化这些领域的改革探索;补短就是对开放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一方面采取“拿来主义”,学习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等先期设立的自贸区的好经验,复制他们的好做法,另一方面要根据我们片区的实际,补齐对外开放、国际化能力提升的短板。

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军介绍情况。记者 王振栋 陈勇 摄

襄阳已形成一定的比较产业优势

根据国务院批复文件,襄阳片区21.9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云计算、商贸物流、检验检测等产业。发展这些产业,襄阳优势何在?

“这些产业目前已经呈现了很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军介绍说。

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襄阳是全国唯一具备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检测能力、全过程数据分析能力的城市,已经集聚了4家整车企业,全部建成后将形成100万辆的产能,去年东风俊风和众泰两款纯电动轿车已经投产下线,“十三五”的目标是打造千亿级产业规模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了中航机电、航天科技化学研究所、中国中车、东风井关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形成了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现代农机等高端装备特色产业集群,2016年产业规模达到539.4亿元。

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已建成了华为云服务华中大区中心、中国移动大数据中心、IBM大数据中心,正在建设华为和中国电信大数据产业园,具备了扎实的产业基础。

检验检测产业,在襄阳高新区设立了区域性检验检测产业园,集聚检测认证机构38个,目前与周边地区1万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服务合作关系。

商贸物流产业,最大的优势是交通区位,依托铁路枢纽、公路枢纽、机场和汉江航运中心,规划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区,目标是到“十三五”末建成千亿级专业市场集聚区。

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介绍情况。记者 王振栋 陈勇 摄

宜昌加快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

自贸区建设要以良好的产业体系、持续的创新能力、完善的要素保障为依托。这是自贸区落地的一项关键考量,也是前两批自贸区建设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那么宜昌片区建设的底气何来?优势何在?

“我们的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产业支撑优势、创新引领优势、战略叠加优势。”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表示,未来五年宜昌将推进绿色发展、促进转型跨越,加快建设综合实力更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努力建设政府服务高效、高新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辐射功能突出、开放特征明显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产业支撑优势。宜昌片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都是长期培育壮大、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现有基础好、未来潜力大。宜昌片区将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千亿工业产业,着力培育民用航空航天、康养等新兴产业。

创新引领优势。宜昌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到188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件。涌现出安琪集团、兴发集团等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同时,宜昌已用近三年时间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在制度创新方面形成的先行优势,必将为自贸区宜昌片区建设发展赢得更多先机。

战略叠加优势。宜昌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是国家明确支持做大做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我们将积极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部崛起和省委省政府“一主两副多级”等重大发展战略,强化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的产业承接、发展对接,统筹推进宜昌片区与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宜昌综合保税区建设,建成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